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业介绍>>阅读文章

2016年新上专业介绍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4日    阅读次数:25579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531-66778365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现设有历史学、地理科学2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社会工作2个专科专业,同时,设有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中心、地理与旅游研究所3个学术研究中心(所)。历史学专业是我校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各专业积多年办学之底蕴,曾经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近三十年的办学经验,培养了一支业务素质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团队协作意识强的教师队伍。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共有教职工27人,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11人,助教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硕士6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90%。教学方面,多年来老师们在教学和理论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2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3人荣获校级优秀教师,在历届校级教学大赛中共获得一、二等奖6名,《中国传统文化》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科研方面,老师们近几年先后主持参与课题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16项,横向联合项目9项,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项。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充分发挥“有文有理、文理兼通”的学科优势,在保持“厚基础、宽口径”传统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向着“广适应、强能力”的现代培养模式发展,使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院师生秉承“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精神,“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脚踏实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性高级人才。

 

专科:旅游管理(校企合作,新媒体方向)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和山东智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旅游管理专业(新媒体方向)校企联合培养项目。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为研发和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产学结合的培养路径,采取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新媒体教育体系,努力造就互联网及旅游实体企业急需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并能熟练掌握和应用互联网传播技术的新媒体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文理兼招)

本专业的培养模式为“2+1”,学生入校后,前两年在齐鲁师范学院就读,第三年在山东智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就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校企双方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山东智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提供与新媒体管理相关的特色课程,并负责学生学习阶段和毕业阶段的企业实际项目对接实训,保证学生合格率不低于85%,与我校共享全国数百家服务外包就业客户,与学生签订就业推荐协议并提供就业支持服务,包括学生的职业倾向测试、就业指导、就业训练等,保证合格学生的对口高质量就业,为不合格学生提供2次免费就业推荐机会及有偿继续教育的机会。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基础会计学、饭店管理概论、饭店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服务、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行社管理、公共礼仪、社会化网站设计与实施、搜索引擎优化、旅游新媒体广告策划与设计等。

就业方向:新媒体旅游策划、移动互联旅游项目策划、互联网旅游项目运营专员、旅游记者、旅游活动策划、网站推广、网站开发人员、网站设计人员、网站运营主管、互联网营销商务物流、社交媒体专员等。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531-66778082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目前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智能电子)三个本科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两个专科专业。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实践教学条件优良。现有专任教师34人涵盖物理、电子电气等学科,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共计23人;下属实验教学中心拥有40多个专业教学实验室,总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总价值1200余万元。承担本院本专科学生近代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以及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现代教育实验等教学任务。

学院积极组织参加山东省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相关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重视实习实践教学,先后与海尔、浪潮、康佳、格力、乾程电子集团等签订专科实习基地,与章丘市教育局签订教育实习基地。

学生专升本、考研率一直高居学校前列,2015年度学生考研录取率达31%,专升本率达29%。目前毕业学生在教育、电子、材料、计算机、信息产业、管理等各行业领域均有不错表现。

本科: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大学本科文化层次,具备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等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胜任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关开发、设计、推广、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

就业方向: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等社会生产领域和行政管理部门、教学科研事业单位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技术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

化学与化工学院   联系电话:0531-66778065

化学与化工学院现有化学(本科)、制药工程(本科)、应用化工技术(专科)、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科)和药品生产技术(专科)等五个专业,2009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化学与化工学院现有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功能材料研究所)、省级教学团队(仪器分析)。化学与化工学院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7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含主任药师)4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16人,讲师6人,19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 1人获山东省教学名师;7人分别被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聊城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1人被评为济南市5150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济南市政府特别颁发泉城特聘专家证书。

近年来,化学与化工学院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主持国家基金3项,山东省基金8项,山东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教育厅和校级项目多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近年来,我院教师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和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论文3篇,SCI论文100多篇。

目前,化学与化工学院拥有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建筑面积约4000 m2 ,现有液-质联用、气-质联用、微流控、高压液相色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先进大型仪器设备,总价值近1400万元。现有化学与化工研究所、低维功能纳米材料研究所、创新药物研究所三个校级研究所和一个以食品方向分析测试为主要任务的分析检测中心(既可执行对外服务任务又是校内实训基地)。

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2015届普通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考试上线率49%,其中多人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或科研单位录取。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近两年,高职专升本比例处于各学院前列,总体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连续被评为齐鲁师范学院就业先进集体。

本科:制药工程

专业简介:培养具备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学科基础,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及其它化学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教育机构等单位胜任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经营、管理、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制药分离工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医药行业、企业,从事化学药物原料和制剂的生产、测试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药事管理工作。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531-66778133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计算机系)成立于2000年,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齐全、办学经验丰富、教风学风优良,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8,博士学位(含在读)7人。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含软件外包方向、物联网方向和移动互联方向)、物联网工程本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等四个专业。学院下设四个教研室和一个实验教学中心,配有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网络实训实验室等12个专业实验室;多次承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级培训,并组织和参与了省级学科教师、骨干教师和行政干部的培训工作。

近几年来全院教师在网络安全与网络技术应用、基于JAVA编程与开发、数据挖掘与数据库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 、物联网应用、计算机教学评估系统等方面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20余人次参加了《HTML5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Java SE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无线传感网络》、《基于STM32NFC开发技术》、《物联网云平台终端开发》等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培训,拥有一支科研能力强、既精通理论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师队伍。

学院所有专业建设以培养学生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探索科学、合理、优化、先进的专业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应用与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我院专业在学校办学中的稳定、支撑和推动作用。目前在校本、专科生500余人,其中本科生337人;学院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开发能力,成立有计算机兴趣小组、服务小组、计算机爱好者协会等组织,学生曾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物联网软件应用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赛区三等奖等荣誉。学生参与教师项目开发中,参与开发了如《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基于STM32的独轮车平衡系统》等多个系统。

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移动互联方向)

 专业简介: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协同就业。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完成相关理论课程、技术课程及实验课程学习,第四年到合作企业接受一线工程师指导,在企业场景中进行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经过四年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移动互联系统理论与专业知识,从而具备移动互联应用与开发能力,具备智能手机软件开发能力,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Java SE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J2EE轻量级解决方案(S2SH)、Android程序设计、Android特色开发、Objective-C程序设计、iOS程序设计、无线通信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或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与移动互联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2、能在各类专业的软件公司和相关的IT企业担任移动互联网、手机应用等方面的研发、测试及技术管理工作;3、具备全面的理论培养体系,毕业生可以通过研究生考试,继续进行无线通信或移动互联等领域的深造。

 

 

 


上一篇      下一篇